2012年3月7日 星期三

「箍煲」




對新一代來說,「箍煲」二字耳熟能詳,意指得罪了情人,兩人關係瀕死;於是刻意挽之救之——或送禮物,或寫情信,或在港鐵車廂裏留個電子信息公開示愛……總之務求對方原諒自己,二人得以熱戀如初者,謂之「箍煲」。

前兩天上課,教了一首很出色的唐詩。下課問同學覺得課堂如何,同學答道:「老師說到『箍煲』一詞,非常有趣。」可見詩歌無論寫得多好,年輕人自有其終極關懷,作品可以忘掉,惟獨「箍煲」的由來,大家銘記於心。

事情是這樣的。說到詩歌裏的感官經驗,我用李賀的〈長平箭頭歌〉做例子。詩裏有「折鋒赤璺曾刲肉」(「損折的鋒刃和血紅的裂痕一度刺入、割開人的皮肉」)句。上課時,同學看見一個句子裏有兩三個生面孔的中文字,會給嚇壞。我常說,大學生依舊應該運用基本的「猜詞」技巧,根據前文後理,猜出生詞的意義,然後證之以字典辭書。「折鋒」和「刲」,大家猜得到。但「璺」就有點難度了。

「璺」從玉,指「陶瓷、玉、玻璃等器物上的裂痕。粵語裏有打爛砂盆問到篤」句,是個歇後語;北方人也會說「打破砂鍋問到底」,兩者的結構和意思都一樣。但句中這個「問」字,應該寫作「璺」,就好像寫「道是無晴卻有晴」(劉禹錫〈竹枝詞〉)的時候,保留「」(代表同音的「情」)字才好玩。

學生不明白,我就說:打破玻璃瓶,情狀如何?他們答:碎曬。又問:摔爛瓷杯,情狀如何?答:碎開幾件。最後我說:打破沙鍋,只會碎成兩片,撿起來黏合好,仍可再用。砂鍋裂開時,若仍完好而未分為二,那道裂痕就叫做「璺」。(˙揚雄˙方言˙卷六:「器破而未離謂之。」

那麼,打破砂鍋「璺到底,就是裂痕一條過的意思,諧音「問到底」,指求問的人全力追尋答案,絕不放棄。

同學們自然不知道爛了的砂鍋為何要再用,而且根本不知道為何人仍要用砂鍋——除非吃過美味得難忘的煲仔飯。於是我又帶領他們回到過去那些用煤爐柴火和砂鍋的日子,重尋那種珍惜物質的心態。砂鍋裂了,只要用鐵線把左右兩半重新「箍實」,即可再用,而且只要手工夠好,「箍好」的「」滴水不漏。食物的汁液滲進「璺」裏,會把砂鍋的兩半黏合得更牢固。

「瓦煲」(砂鍋)是怎樣「箍」的呢?很簡單,就是待砂鍋冷卻時,用燈芯般粗大的鐵線圍繞著砂鍋,圍上幾圈;上圍和下圍都按照大小緊緊「箍」著那個「」,「」和線中間盡量不留空隙,二圍之間也架上直行動鐵線,固定兩者的距離即可。砂鍋遇熱膨脹,有鐵線「緊箍」,就不會因內外熱力不平均而碎開了。

碎開的砂鍋仍然可以「箍」,因為「璺」只有一條,並不複雜。不過,真正的「箍煲」,其實是一開始就要做的。此話怎說?原來很少人在砂鍋的裂痕變成明渠的兩岸才去「箍煲」,懂得用砂鍋的高手,必在買砂鍋之日,就拿去師傅那兒「箍」它兩轉三轉,讓它在經歷火煉之前,已經變得堅實有力。說句老套話:關係也一樣。平日互相了解,若知道人心易碎,最好早早「箍」定,以免被生活的泥石流日日擊打至碎裂。熱不亂脹,冷不亂缩,感情天天培養鞏固,就是最佳的「箍煲術」。

以前,「箍煲師傅」只要有一張小凳子,一紮鐵線,幾個鉗子就可以開工。街頭巷尾總有一位。如今,砂鍋不流行了,而且相對地便宜了,破了,大家就由得它;「箍煲師傅」單靠箍煲過不了日子。在我們的城裏,相信再不容易找到這一行的高手了。我們的砂鍋也變得精美了、堅實——不過,我們的愛情呢?

在漸漸堅強的物質叢中,我們的心日漸脆弱。「箍煲」仍是日常用語,意義卻大大不同了。但願你的「煲」是不銹鋼,百碰不碎,不必日箍夜箍,而且用到千代萬代,依然「立立靚」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