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十世紀,當男人在不同的群落陸續讓出性別的主軸位置,女人卻猶疑了。要不要登上空出一半的寶座?但這從來不是女人的夢想啊。畢竟,武則天的工作量令百分之九十九點九的女人談虎色變。權力的引誘,比不上一隻精美的杯子,一本好看的書,更莫說要跟自己小孩的純真笑容相提並論了。今天,女人強調的是女人的權利,不是女人的權力。
說實話,女人其實一直深信男人不了解她(當然,男人也不見得很了解自己。)思考女人,從不是男人的習慣——除非他突然渴望擁有她。不過追逐的路上他還是不停地猜錯女人的心思,比如説幾年前國泰航空公司廣告裏的“鎖匙扣”之誤,就是一例。當女人抱怨“他連一個鎖匙扣都沒送過給我”,她其實是在說:“連這樣一件小小的禮物都沒有,可見你在外頭時,從未想起過我。”男人很奇怪,他認爲鎖匙扣便宜得很,款式也最好由女人自己來挑;又不是鑽石,何苦爲此離婚?女人想要,他買兩打不難。但如果他真的送她二十四個鎖匙扣,她肯定逃得更快。邏輯思維正確的同時,原來男人犯了無以名狀的感情錯誤。爲什麽會是這樣的呢?
也許因爲男人一直不須要通過女人來評價自己。他是通過其他男人來確立個人價值的。但千百年來,女人卻只透過認識男人來接觸世界,過程中,部分女人漸漸明白了男人的聰明和愚昧,也掌握了自己的感受。
“愛家”(Focus
on the Family)的創辦人杜博森(James Dobson)醫生寫了一本書,叫做《太太們盼丈夫明白女人的什麽》(這是很“直”的直譯,原文是What Wives Wish their Husbands Knew
about Women),内容豐富。單看書名,就夠叫女人一面感動流淚,一面會心微笑。相對於男人的“被重視”,女人的最大想望可能是“被了解”。
這裡有一個真實的故事。一位太太埋怨丈夫只知看報,不跟她説話。丈夫聽了,把這事放在心裏。一天,他提早回家。如他所料,太太正坐在沙發上摺衣服。他馬上找來一張小板凳,坐到她身邊,一本正經地問:“我回來跟你説話了。請問要說些什麽呢?”。太太一聽,給他氣得哭了。對男人來說,這真是冤哉枉也。他不是刻意拿出時間來跟她溝通了嗎?
女人下班回家,無法獲得男人得到的釋然之感。反之,她因為疏忽家事而内疚如煎;但若一生留在家裏,則又自感平凡渺小——這是現代女人永恒的兩難、硬實的心結。
聖經說女人是用阿當的一根肋骨做出來的。許多姐妹對此十分反感——想象你自己是一個矮小的野菌,只能在高大喬木的腳趾縫中卑微地生長,你就明白那種屈辱了。不過,肋骨所在,最貼近心的位置。至少我們得相信大部分的阿當都是有心的。男人若不了解女人,就由天父所造的女人去開導他吧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