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大學的教室裏,上課的一小時內,師生之間確實存在種種「恩怨情仇」。講壇上,老師都會因學生的態度或行為而生氣。如果老師從沒生過學生的氣,並不表示他脾氣特別好,只說明他從來沒有為他的學生擔心過,早成為教學團隊裏的老油條了;相反,老師過分容易生氣,則表示他的情緒智商仍不夠高,須要鍛煉。但是,這起碼反映出他還是個有情的人。
無論大、中、小學,只要幾個老師圍在一起,大家總是不斷指出學生的「離譜」行為和話語,說者言之鑿鑿,聽者嘖嘖稱奇,而結論總是「我們當年怎麼敢這樣對待老師?」此話暗藏玄機:當年最順服的是我們這些學生,如今最受苦的是我們這些老師。這種情意結,似乎從未消失,老師恨不恨學生?很難說不。當中,只有極少數能走出這個困局,客觀地思考教育的問題。
大學裏,情況也許更複雜。大學生翹課的翹課,少數留在教室裡學生聊天,玩智能電話或平板電腦,把腳從人字拖褪出來互相廝磨,吃三文治把膠袋弄得沙沙作響,掰開餅乾給旁邊的好友弄得麵粉紛飛。原來還有一口一口、「雪雪」又「唧唧」地吃粥的。教授忍無可忍,問道:你吃的是甚麽粥?以為學生聽了會停下來。只惜學生未解其意,竟認真答曰:此乃皮蛋瘦肉粥。老師聞言,幾乎氣死。
我問自己:我若是那位老師,會有何反應?我能不生氣嗎?
但最重要的問題是,如果我生氣了,我生誰的氣?我為甚麽生氣呢?如果我開口教訓這位同學,我確實因為關懷他嗎?教室裏,老師自然就站在權力的核心,我們會面對很多引誘。我們會認定學生所作的「壞事」是衝著自己而來的,
產生負面的情緒,甚至不自覺地利用教育之名,暗暗計算怎樣向學生「報復」。我就曾經處身於這種充滿火藥味的教師會議中,個同事你一言、我一語,都是「睇下你(學生)點死法」的憤怒。我更讀過兩篇散文,都是老師寫的。一篇寫學生讀完了某個科目之後,遇見老師而不打招呼,老師非常氣惱,就自嘲為「過期老師」,認為學生忘恩負義,勢利市儈,因老師不再操生殺之權而視而不見。另一篇寫上課時一位學員突然站起來離去,老師叫也叫不住,因此怒不可遏,認為這是大逆不道的行為。每次談起,仍很生氣。但我覺得,這種留在老師心底的鬱結,積少成多,會教老師變得苦毒、偏激,更會磨蝕他的教學熱誠,因此必須想辦法解結。
我開始教學不久就遇上一個學生,他的樣子像一顆話梅乾,面皮完全皺成一堆,眉頭打結,黑黑的臉上再沒有容納其他表情的空間。記得他每次上課他都會用深深的、恨恨的眼睛盯住我,讓我渾身不自在,上那一班的課教我很不安。還有一個一進來就睡,一睡著就扯鼾,一扯鼾就吵得連飛機的聲音都蓋過(那時我們還有啟德機場)。這兩個學生都嚴重影響我教學的水平。我以為他們都覺得我的課很爛、很悶,很不喜歡這兩個學生。後來,這兩個男孩都分別來找過我。第一個告訴我他爸爸患癌,他很擔心。他的樣子反映的原來不是對我的不滿,而是對父親病情的憂慮。第二個說他每天都到酒樓做婚宴後的清潔工作,直到半夜三點,為的是存點錢,與女朋友一同出國留學。最後,女同學拋棄了他。兩個男孩都在我眼前流淚了。
他們的淚水教會了我,學生的態度和行為,看在我們眼裡都叫我們難受,其實,他們並沒有針對我們的意思。這樣我想到,課程過後不叫老師的孩子,會不會因為一面走路一面想著甚麽才忽略了老師呢?會不會因為怕老師再也認不出她呢?從教室飛奔離開的學員,會不會因為家裏出了事呢?會不會剛好失戀呢?無論如何,他們這樣做都是不對的,但絕無衝著老師而來的意思。看通了這一點,我們的教育切入點就能更對焦了。
身為老師,我們若有機會就某種情況當面問一問同學,彼此了解,視野一擴大,就能避免很多誤會。就我所知,師生之間的誤會其實多得很。
因為各類狀況,各大學就有了各種各樣的大校規、中校規和小校規,例如在教室裡張貼「不得飲食」的指示,遲到十五分鐘以上做缺課論等等,希望借助相應的罰則,幫助學生學會正確的行為。可惜事與願違,我幾乎天天都遇上用另一個角度來理解這些規矩的孩子。就以遲到缺課的校規為例吧。一個女孩說,在約定時間十五分鐘之內到達的,不算遲到,因為校規是這樣寫的。同學一般認為缺課六次是他們應得的休息。老師為之氣結。我們自己,是否也該檢討呢?有同學說,我遲到沒關係,反正好多老師自己也遲到五到十分鐘,你若去問那些老師,他們就說,準時何用?反正學生未到。凡此種種,讓我們明白到校規不能沒有,但有了並不表示我們已經做了要做到事——教育學生。
教育可以通過規管來進行,但規管不是教育。我個人看,教育分兩個層面,一個是教會學生分辨對錯,第二是教會學生做對的事。同樣以遲到缺課為例,我們可以深入一點再探討這個看法。有些老師很嚴格,學生怕給他抓個正著,不敢遲到,但在別的科目,則隨便得多了。這位老師有沒有教育這位同學呢?如果不能教會他不遲到,至少應該幫助他認識到遲到是錯的,讓他慢慢地改過。有些老師很寬鬆,遲到缺課全不理會,認為這是學生的自由。同樣,他也沒有進行教育。真正的教育,是讓學生知道對錯,而且有動機、有辦法去改過。
光是「告訴」他們他們「錯」了,強迫他們去改,學生根本很少會聽,因為上課不是他們優先序裏前列的事項(他們的事項可能是學會、愛情、埋堆或兼職),一旦動用扣分機制,則只能算是恐嚇,學生即使就範,也會覺得反感,結果勸則封耳,罰則反抗,學生和我們的「恩怨情仇」就只會一小時一小時地加增。
怎樣解決這樣的問題呢?我覺得,我們不但不能讓師生之間的關係惡化,更須要建立、改良、鞏固。但良好關係,這雖然不是教育的充分條件,卻是先決條件。老師能夠就其專業感染學生,提供學習平台和知識,開動他們向前努力的引擎,才有機會成功地進行教育。但感染力來自權威和親和力。可惜權威遮蔽了老師的眼睛,親和力誘發了學生的謊言;我們經常為了維護教室的秩序,就忘記了建立學生人生的秩序;為了維護自己的威信,就忘記建立學生的自信。我們經常為了「做好這份工」,
就忘記了怎樣才能真正地做一個好老師。老實說,如果我和我的人生無法讓學生產生任何羨慕,我就無法進行真正的教育了。我常常思考這個問題,思索所得,或可以總結如下:
老師須致力於
|
動機
|
方法
|
站台
|
良好關係的副作用
|
1.
建立學生的價值觀
和生活秩序
原則先於專業
|
講故事,說可能,盡量逐個交談
「我要做個不枉此生的人。」
|
例如教導時間管理
怎樣運用記事本
如何自我暗示,怎樣應付繁複的日常事務。
|
學生學會為自己努力,珍惜光陰、健康和自愛。
|
教室有秩序,
師生關係良好
學習情緒好
課堂=開心=想再來
|
2.
建立學生的自信
|
鼓勵嘗試,提供專業參考例子
「我要做個不枉此生的人。」
「我喜歡這個專業。」
|
專業入門,由淺而深
|
初步成果
|
分享——社群 / 師生
|
持續追求相同專業
或轉向另一專業
|
||||
3. 提升學生的興趣
|
初步成果帶來的進一步學習動機「我要做個不枉此生的人。」
「我喜歡這個專業。」
「我有能力進入這個專業。」
|
專業指導
|
更多成果
|
分享——社群 / 同伴
|
4. 發展學生的興趣
|
累積成果帶來的更大興趣
「我要做個不枉此生的人。」
「我喜歡這個專業。」
「我有能力進入這個專業。」
「這是我的專業」
|
專業指導
|
更多成果
|
分享——同好
|
5. 鞏固學生的專業能力
|
鼓勵他們走過艱難的「木人巷」
「我要做個不枉此生的人。」
「我喜歡這個專業。」
「我有能力進入這個專業。」
「在這個專業上我不孤單。」
「我不孤單。」
|
專業意見
|
入行
|
分享——同好 / 摯友
|
6.
改變自己和學生的關係
|
與學生一起面向世界
「我要做個不枉此生的人。」
「我有能力進入這個專業。」
「我喜歡這個專業。」
「這是我的專業。」
「在這個專業上我不孤單。」
「我正在做不枉此生的人。」
|
專業交流
|
同行
|
分享——摯友 / 社群
|
千里之行,始於足下。學生問我我該怎樣進步。我的答案很簡單——plan
you life(宏觀)and DO the NEXT RIGHT THING(微觀)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